1两晋演义

蔡东藩 | 讲史演义 | 已完结13432 点击

  两晋通俗演义,简称《两晋演义》,100回,民国13年(1924年)11月,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题“编述者 古越蔡东帆”。   本书概述从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到刘裕代晋止的历史。西晋统一、贾南风乱政、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士族南渡、祖逛北伐、桓温北征等重大历史事件悉数道来。作者将两晋156年间的历史归结为内讧外辱的历史,作为当时的前车之鉴。

最近更新 第一百回 招寇乱秦关再失 迫禅位晋祚永终| 2021-06-15 15:59

2拾遗记

王嘉 | 笔记杂录 | 已完结12968 点击

  拾遗记,又称《王子年拾遗记》、《拾遗录》,十卷,原题晋王嘉(字子年)撰,梁萧绮录。   前九卷记从上古庖牺、神农到东晋石虎时的神话传说、历史逸闻、奇闻异事;第十卷记昆仑等八仙山,曾以《名山记》为题,单独流传。 《晋书》本传称王嘉撰《拾遗记》十卷。《隋书·经籍志》杂史类著录《王子年拾遗记》十卷,又《拾遗录》二卷。两《唐志》同,唯《拾遗录》作三卷。据萧绮序,王嘉《拾遗记》原为十九卷,二百二十篇。苻秦末年,经战乱佚阙,萧绮掇拾残文,定为十卷,为之作“录”,即论赞。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认为历代著录的二卷、三卷及十卷本,皆非王嘉原书,乃是由十九卷残阙而成的不同传本。   《拾遗记》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历史遗闻的记载。所涉人物、事件,往往见诸史传,然仅是撷取一点历史传说,敷演成文,任性夸诞, “十不一真”,具有强烈的志怪色彩。其文字绮丽,辞藻丰茂。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为“历代词人,取材不竭”。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为唐代传奇的繁荣开辟了道路。   王嘉(?-390),字子年,陇西安阳(治今秦安县东)人。是当时的一个方士,滑稽好语笑。王嘉初隐居于东阳谷(今秦安县兴国古城、兴丰乡),凿崖冗居,有徒弟数百人。石季龙之未(348),由于战乱,王嘉丢下徒弟到长安,潜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他的徒弟寻着他的遗迹也到达终南山,他又迁隐于倒兽山(今陕西临潼新丰镇南)。苻坚屡次征召他出山做官,他都没有答应。后被逼无奈,于晋孝武帝 太元九年(384)冬入长安,居于宫中外殿。王嘉“能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所以公侯以下,都到王嘉处参拜,询问世事。太元十一年(386),姚苌入长安,仿效苻坚的做法,在礼节和待遇上都超过了苻坚对王嘉,并逼迫王嘉随从他,每件事情都要向王嘉询问。当姚苌和苻登相持战争,姚苌问王嘉:“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王嘉回答说:“略得之。”姚苌愤怒地说:“得当云得,何略之有?”于是一气之下便杀了王嘉。但后来姚苌死后,事实上确实是他的儿子姚兴杀掉苻登的。另著有《牵三歌》。

最近更新 洞庭山| 2019-06-10 09:01

3钟吕传道集

佚名 | 神魔志怪 | 已完结10898 点击

  十八卷。题“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述 纯阳真人吕岩洞宾集 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传”。纯用问答体。又名《真仙传道集》或《钟吕传道记》。此书在南宋高宗时流传甚广“近岁转相传写,往往人皆有之”,宋王庭珪是于史有记载的第一个对《钟吕传道集》做整理的人(1143年),他对这本书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   全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气功学说的精华——内丹学说,建立了钟吕派内丹体系。属钟吕内丹派早期著作。极受后世推崇,在内丹史和道教宗派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整理了吕洞宾内丹文献,反映了完整的养生教育、教学过程,包含有大量丰富的道教内丹养生教育思想。

最近更新 论证验第十八| 2021-09-22 11:26

4盐铁论

桓宽 | 子部 | 已完结19067 点击

《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由西汉桓宽所著。 在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期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问题展开辩论。 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其整理改编,撰成《盐铁论》。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由于《史记》对桑弘羊的记述不够完备,《汉书》又未立专传。《盐铁论》因有桑弘羊的对话,可补此不足。另外《盐铁论》采用对话体的写法,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在古代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但美中不足的是《盐铁论》作者桓宽偏向儒家思想,并不能保持客观立场。桓宽于此次会议记录中对诸“贤良文学”有明显偏颇的立场,书中多次描述官府官员们的窘态,或默然不对、或勃然作色、或怃然内惭……。多有贬抑之辞。 另外郭沫若著有《盐铁论读本》,王利器著有《盐铁论校注》二书。

最近更新 杂论第六十| 2021-10-13 11:05

5醒世恒言

冯梦龙 | 三言二拍 | 已完结8978 点击

《醒世恒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笔记集。该书收录了宋、元以来话本、拟话本40篇。这些故事,风格各异,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最多最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说的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谴责忘恩负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 该书40篇故事中,宋、元旧作比《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少,约占六分之一左右,确认为宋元旧作的有《小水湾天狐贻书》《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金海陵纵欲亡身》《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篇。其中《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这两篇作品在整个宋元话本中都是上乘之作。其余绝大部分是明人话本和拟话本。

最近更新 第四十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2019-05-18 11:29

6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宋) | 笔记杂录 | 已完结7374 点击

  东京:北宋都城开封府。   孟元老,号幽兰居士,原名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生于北宋末年,在东京共生活了23年。晚年追忆昔日旧京的繁盛,写成《东京梦华录》10卷,书中分别记载东京城池、河道、宫阙、衙署、寺观、桥巷、瓦市、勾栏,以及朝廷典礼、岁时节令、风土习俗、物产时好、诸街夜市等。   作者还用大量的笔墨,记录了当时东京民间和宫廷的“百艺 ”,在中国“百艺”史上留下了可贵的记录。书中关于诸宫调的渊源,诸艺的名称,讲史、小说的分类等,也受到研究中国戏曲、小说和杂技史的学者的重视。该书所创立的体裁,为以后《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书所沿用。

最近更新 卷十| 2021-12-05 10:20

7金史纪事本末

李有棠 | 史部 | 已完结4381 点击

清末李有棠撰。五十二卷。李氏究心辽、金历史,于著《辽史纪事本末》同时,撰成是书。 全书分正文、考异二部分,正文俱本正史,列有帝基肇造、克辽诸路、张邦昌之僭、熙宗刑政得失、河决之患等五十二专题。考异占全书大半,参以《大金国志》、《金节要》、《金志》、《金盟本末》等五百余种史籍,对人名异同、地理沿革、史实纷歧爬梳考订,提供线索,以纠正《金史》之舛误,颇见功力。卷首有纪年表、帝系考,末附引用书目,便于索检。然全书译名悉从乾隆《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与旧史歧异,正文年代亦有误,是为欠缺。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江西学政吴士鉴将此书与《辽史纪事本末》奏荐,得朝廷嘉奖。初刊与《辽史纪事本末》合为《辽金史纪事本末》。

最近更新 卷五十二 末造殉节诸臣| 2021-12-11 11:17

8水浒传

施耐庵 | 经典名著 | 已完结13313 点击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最近更新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2019-05-22 15:59

9居易录

王士禛(清) | 笔记杂录 | 已完结3770 点击

  本书是作者康熙二十八年(1689)官左副都御史以后至康熙四十年官刑部尚书以前13年中所记。书名取自唐朝顾况“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和《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二语。他的笔记内容相当博杂,涉及朝章典故、年景丰歉、人情事理、文人轶事、诗歌品评、书画鉴赏等各个方面,尤多诗论。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豫孙,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汉族,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王士禛死后,因避雍正讳,改名王士正。乾隆赐名士祯。其后世人,以“王士禛”、“王士祯”两存并用。

最近更新 一〇四| 2022-01-17 12:12

10三国志

陈寿 | 史部 | 已完结33116 点击

  三国志,纪传体国别史,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西晋陈寿编著。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最近更新 华覈传| 2021-06-03 11:55

11酉阳杂俎

段成式·唐 | 笔记杂录 | 已完结9402 点击

  本书有前卷20卷,续集10卷。本书的性质,据作者自序,“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不过就内容而言,远远超出了志怪的题材。这部著作,内容繁杂,有自然现象、文籍典故、社会民情、地产资源、草木虫鱼、方技医药、佛家故事、中外文化、物产交流等等,可以说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文昌,官至宰相。段成式以荫入官,为秘书省校书郎,累迁至吉州刺史,终太常少卿。所著以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最著名。又与李商隐、温庭筠均长于以四六体写章奏等公文,因三人排行均为第十六,时号“三十六体”。也能诗,但无甚特色。《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段成式《庐陵官下记》2卷,已佚,《说郛》辑得佚文60余则。《全唐文》收其文16篇,《全唐诗》存其诗1卷及联句多篇。

最近更新 续集卷十·支植下| 2021-09-17 11:46

12水浒后传

陈忱 | 名著续写 | 已完结10263 点击

《水浒后传》明末清初时陈忱著长篇小说,又名《混江龙开国传》《三续水游传》,八卷四十回。成书于清初。 弃官家居的阮小七到梁山泊祭奠宋江等亡灵,被原蔡京爪牙张干办捉拿。阮杀死张干办,携母出逃,路遇开酒店的孙新、顾大嫂……小说情节由此展开,逐一带出散居各地的原梁山好汉,因不堪奸臣恶霸的欺压,纷纷再次造反,啸聚登云山、饮马川等地。隐居太湖捕鱼为生的李俊,则和花逢春、乐和等与湖霸、贪官斗争,因 太湖地盘不足发展,终效古虬髯客故事,出海谋取王业。不久金兵南侵,陷汴京,掳徽、钦二帝。李应、呼延灼等众英雄遂以报国勤王为己任,加入以李纲、宗泽为首的抗金阵营,抗击金兵,并处死祸国奸臣蔡京、高俅等四凶。后迫于形势,冲破金兵重围,弃寨出海,与李俊会合,立李俊为暹罗国主。 全书共四十回,主要写梁山英雄中尚存的李俊、燕青等三十二位英雄再度起义,由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入侵的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奸臣、叛将,最后到海外创立基业的故事。 书中对坚持忠义、不畏奷邪梁山好汉的歌颂,对祸国殃民、出卖民族利益的奸佞小人进行鞭挞,表达了明代遗民对明代混乱朝政的批判,并通过梁山好汉海外立国、追思前朝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反清复明的愿望。《水浒后传》在《水浒传》的基础上,描绘梁山旧日英雄招安后的经历,众好汉受压迫奋起反抗的故事具有“侠义精神”内涵,但由于作者创作目的主要是表达家仇国恨,对于纯粹的“侠义精神”和武侠江湖落墨甚少,但胜在文笔生动。

最近更新 第四十回 大聚会弟兄同宴乐 好结果君臣共赋诗| 2021-06-03 15:44

13板桥杂记

余怀(清) | 笔记杂录 | 已完结5203 点击

  《板桥杂记》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记述了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妓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故事性强,可读性高。   其自序曾阐述了以狭邪、艳冶之事生发感慨的原因,认为:“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流,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复有过此者乎!”因此,极力渲染当年的繁华,以对照今日的凄凉,是这本笔记的写作上的特点。   余怀(1616年-1696年),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晚年自号鬘持老人。福建莆田黄石人,侨居南京,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与杜浚、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

最近更新 附录二 盒子会| 2022-01-06 11:48

14封神演义

许仲琳 | 经典名著 | 已完结6286 点击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一部中国神魔小说,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也有人说是《金瓶梅》的可能作者王世贞一夜写成,此说甚谬,另一说作者为吴三桂的部下;又一说为明代道教学者陆西星, 《封神演义》中有十余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作者应是道教人士。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其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的中国历史为背景,描写了周朝与殷商的对抗与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和哪吒三太子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最近更新 第一百回 周天子分封列国| 2021-12-08 11:55

15鬼谷子译文

未知 | 子部 | 连载中4472 点击

《鬼谷子译文》,又名《捭阖策译文》。根据《鬼谷子》释读,翻译而来,《鬼谷子》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它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

最近更新 第12章 符言(现代译文)| 2023-10-27 13:01

16幽冥录

刘义庆 | 笔记杂录 | 已完结7097 点击

  《幽冥录》,亦作《幽明录》、《幽冥记》,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志怪小说集,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搜神记》﹑《搜神后记》相同。   刘义庆(403-444),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以《世说新语》闻名。

最近更新 十六| 2021-07-14 16:29

17银钩赌坊

古龙 | 侠义小说 | 已完结19568 点击

  陆小凤传奇之四   主要人物:陆小凤、蓝胡子、李霞、丁香姨、陈静静   陆小凤被“银钩赌坊”的老板娘诱入圈套,被人诬陷杀了罗刹教主的儿子,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他要到冰天雪地的拉哈苏,去寻找四个奇怪的女人……这场豪赌,究竟谁是庄家,谁是玩家,谁是赢家?

最近更新 八十九| 2021-10-20 12:12

18吕氏春秋

吕不韦及其门客 | 集部 | 已完结6116 点击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儒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

最近更新 士容论第六| 2021-07-19 11:31

19阿Q正传

鲁迅 | 讽刺谴责 | 已完结16500 点击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阿Q,描画出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国人的魂灵。小说生动、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着重“国民性的弱点”的暴露与批判。它以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代表了百年来中国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最近更新 第九章 大团圆| 2023-02-03 10:59

20七剑十三侠

唐芸洲 | 侠义小说 | 已完结8195 点击

  《七剑十三侠》一名《七子十三生》。作者唐芸洲,号桃花馆主,姑苏人,生平不详,约清德宗光绪中前后(约1892年前后)在世。   此书分三集陆续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初集六十回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江文蒲在为初集作的序言中说:“吾知是书一出,其不胫而走也必矣。”诚如斯言,书刊行后“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月湖渔隐“二集”序)。光绪辛丑(1901)正月,二集六十四刊行,与初集一样,其“脍炙人口,甚至有手不释卷者”(月湖渔隐“三集”序)。同年六月,三集六十回问世,月湖渔隐赞其“笔墨之奇妙,惊人之怪事,尤较之初、续两集有过之无不及也”(月湖渔隐“三集”序)。   内容:写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间,赛孟尝徐鹤(字鸣皋)等十二英雄(徐庆、罗季芳、一枝梅、狄洪道、王能、李武、杨小舫、包行恭、周湘帆、徐寿、伍天熊)聚义,各仗侠肝义胆、超群武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在七子(七位以“子”命名的剑仙,即玄贞子、一尘子、飞云子、霓裳子、默存子、山中子、海鸥子)及十三生(十三位以“生”命名的剑仙,即凌云生、御风生、云阳生、傀儡生、独孤生、卧云生、罗浮生、一瓢生、梦觉生、漱石生、鹪寄生、河海生、自全生)的帮助下,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平定甘肃安化王朱寘鐇叛乱、随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结果七子十三生与十二英雄各受封赏。书中所述安化王朱寘鐇及宁王朱宸壕作乱始末,系“据原史而增撰之”(月湖渔隐“三集”序),与史实大致相符。

最近更新 第一百八十回 大奸已殛御驾班师 丑虏悉平功臣受赏| 2021-06-09 14:53

21陈书

姚思廉 | 史部 | 已完结3362 点击

  《陈书》纪传体断代史,帝纪6卷,列传30卷,共36卷。姚察、姚思廉编撰,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最近更新 列传第三十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 2021-11-20 15:20

22尔雅注疏

郭璞,邢昺 | 经部 | 已完结7073 点击

《尔雅注疏》又名为《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是对《尔雅》加以注解的中国古代著作,作者为晋·郭璞(注作者)与北宋邢昺(疏作者)。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1] 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最近更新 卷十 释兽第十八| 2021-10-15 11:52

23西游记传

杨志和(杨致和) | 神魔志怪 | 已完结9796 点击

  《西游记传》,《四游记》本,四卷四十回,题“齐云杨志和编,天水赵毓真校”。写孙悟空得道,保唐僧西游,偕猪八戒、沙和尚降妖伏魔,历尽八十一难,终达西土取经东归故事。《西游记》研究者称之为“杨本”。   按:本书应为《西游记》缩写本,大体记录故事梗概,而并非所谓删节。目的是为了适应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阅读,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以便廉价推销,当然这样也方便了民间的 手写传抄。民间很多读者粗识文字,对文学性及文字精确度要求不高,关心的只是故事。而且在乡间,这类读者不仅仅是为了悦己,还用以娱人。这种缩写本就成了他们讲古(讲故事)的本头,只要记住粗略的故事脉络,具体细节则加以方言俚俗自由发挥。

最近更新 唐三藏取经团圆| 2021-06-05 10:13

24默记

王铚(宋) | 笔记杂录 | 已完结9942 点击

  《默记》三卷。主要记载北宋时期朝野遗闻,其中“语怪”之处甚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涉于语怪,颇近小说家言”。其中采录了一些民间传说,如《晏元献说玉骷髅》、《李后主宠姬》、《徐铉见李煜》、《王祚问寿》。   王铚,字性之,汝阴(今安徽阜阳)人。绍兴初,官迪功郎,权枢密院编修官,因纂集《祖宗兵制》,受到高宗赵构的赏识,诏改京官、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晚年,受秦桧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有《补侍儿小名录》、《四六话》、《雪溪集》等。陆游《老学庵笔记》云:“王性之记问该洽,尤长于国朝故事,莫不能记,对客指画诵说,动数百千言。”

最近更新 一〇一| 2021-12-24 15:57

25明史

未知 | 史部 | 已完结2713 点击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

最近更新 附录·明史表| 2024-08-10 10:47

26柳湖侠隐

还珠楼主 | 侠义小说 | 已完结6696 点击

柳湖侠隐,武侠小说,还珠楼主著。6集13回36万字。1946年10月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第一集,至1948年5月出版第六集。 滇南盘江下游哀牢山附近,有一大片湖荡。那湖荡一面容纳在哀牢山溪涧中,一头又通着盘江,湖波浩浩,甚是清深。因是活流,湖床又深,无论多旱的天气,水势永不减退。遇到春夏间山洪暴发时,除湖波较急,略有涨意而外,也从无漫溢之患……

最近更新 第十三回 月下起蛮讴艳侣如云笙歌匝地 花前驱兽阵光烟似海雷火崩山| 2023-01-31 09:23

27纪效新书

戚继光 | 其他 | 已完结17730 点击

纪效新书,是中国明朝军事家戚继光所著的一部兵书,初撰于嘉靖39年(1560年),共18卷正文加一卷卷首,后戚继光晚年时又加以手校,修订为14卷。全书语言简明通俗,涵盖了兵员选拔、训练、武器、阵法、律令、行营、兵法等多个方面,是戚继光一生征战的心得之作。

最近更新 卷十八 治水兵篇| 2021-09-29 16:41

28呼家将

佚名 | 侠义小说 | 已完结10760 点击

《说呼全传》,又名《说呼》、《呼家将》、《呼家后代全传》、《金鞭记》,是一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全书共四十回。作者名已佚。目前保存版本为清代乾隆年间的金阊书业堂刊本。《说呼》以描写北宋名将呼延赞后人呼延得模一门英杰,于宋仁宗时代与国戚庞氏家族之间的抗争为故事主线。

最近更新 第四十回 呼家将力歼庞奸 宋仁宗封赠团圆| 2021-11-08 10:59

29岳飞传

还珠楼主 | 唐宋传奇 | 已完结7595 点击

岳飞传,20回,还珠楼主著。讲述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岳飞传》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

最近更新 第二十回 三字铸奇冤剩水残山空悲夕日 千秋留正气英风亮节深入人心| 2023-01-29 11:34

30荒江女侠

顾明道 | 侠义小说 | 已完结12747 点击

  《荒江女侠》初于1928年在上海《新闻报》副刊连载,写方玉琴为报父仇,而与岳剑秋并辔江湖的传奇故事。因笔法新颖,文白夹杂而喜用时髦语,不意暴得大名,随由三星书局出版单行本,书前有范烟桥作序,周瘦鹃题辞曰“健笔独扛”!   《荒江女侠》一书首创男女二侠双双闯荡江湖之模式,对后世的武侠小说影响极深。另外,顾氏首先尝试以新文艺笔法创作武侠小说,亦可谓“开风气之先”。

最近更新 第八十七回 比剑术古刹飞银丸 庆新婚洞房遇刺客| 2023-02-07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