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章
  • 孔子年谱

      一岁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灵洞”,传说为孔子诞生地)。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二岁 公元前550年,周灵王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岁 公元前549年,周灵王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去世,葬于防(今曲阜县东二十五里处之防山,今称梁公林)。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携孔子移居鲁国的首都曲阜阙里定居,孤儿寡母,家境贫寒。  四岁 公元前548年,周灵王二十四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五岁 公元前547年,周灵王二十五年,

  • 十二月建候詩訣

    正月建寅候詩訣正月寅宮原是木,木生火旺土長生,戊兼午未宮中喜,申酉休囚數莫行。 寅月重逢午戌亥,庚辛為主兩推排,有根有土偏宜火,身弱休囚怕火來。 如用寅宮木火神,南方午未祿財欣,逆行戌亥還當旺,破損憂愁見酉申。 庚辛主弱逢寅月,午戍加臨會殺星,日主無根還透土,逆行金水福興隆。 己戊身衰喜見寅,重重官殺必榮身,只求木火相生吉,運到西方怕酉申。二月建卯候詩訣丙丁二月身逢印,大怕庚辛酉丑傷,水運斂榮木火旺,西方行運定遭殃。 甲日卯月重逢丑,格中有火不須嫌,再行火土興財祿,歲運宜金怕水纏。 木正榮於二月中,若將為用喜生逢,北方亥子成名利,午未行來坐福濃。 卯宮大怕逢金降,火旺根深制伏強,四柱有金嫌巳丑

  • 十二月令入元司令分野表

    寅月立春後戊土七日,丙火七日,甲木十六日立春 雨水卯月驚蟄後甲木十日,乙木二十日驚蟄 春分辰月清明後乙木九日,癸水三日,戊土十八日清明 穀雨巳月立夏後戊土五日,庚金九日,丙火十六日立夏 小滿午月芒種後丙火十日,己土九日,丁火十一日芒種 夏至未月小暑後丁火九日,乙木三日,己土十八日小暑 大暑申月立秋後戊己土十日,壬水三日,庚金十七日立秋 處暑酉月白露後庚金十日,辛金二十日白露 秋分戌月寒露後辛金九日,丁火三日,戊土十八日寒露 霜降亥月冬後戊土七日,甲木五日,壬水十八日立冬 小雪子月大雪後壬水十日,癸水二十日大雪 冬至丑月水寒後癸水九日,辛金三日,己土十八日小寒 大寒按此表入元司令日數,雖未可執著

  • 声律启蒙

    【一东】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曰曈朦。蜡屐对渔篷。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二冬】晨对午,夏对冬。下饷

  • 二十四画品

    昔者画缋之事,备于百工。两汉以还,精于学士。谢赫姚最,并有书传。俱称画品。于时山水,犹未分宗,止及像人肖物。钺涂抹余间,乃仿司空表圣之例,著画品廿有四篇,专言林壑理趣。管蠡之曾见,未得其二三。后有作者,为其前驱可耳。气韵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居笔先,妙在画外。如音栖弦,如烟成霭,天风冷冷,水波濊濊。体物周流,无小无大。读万卷书,庶几心会。神妙云蒸龙变,春交树花,造化在我,心耶手耶。驱役象美,不名一家,工似工意,尔象无哗。偶然得之,夫何可加。学徒皓首,茫无津涯高古即之不得,思之不至,寓目得心,旋取旋弃,翻金仙书,拓石鼓字,古雪四山,光塞无地。羲皇上人,或知其意。既无能名,谁泄其秘苍润妙法既臻,菁

  • 二十四孝

    一、孝感动天虞舜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系诗颂之。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诗曰

  • 《百家姓》拼音完整版

    赵(zhào)钱(qián)孙(sūn)李(lǐ)周(zhōu)吴(wú)郑(zhèng)王(wáng)冯(féng)陈(chén)褚(chǔ)卫(wèi)蒋(jiǎng)沈(shěn)韩(hán)杨(yáng)朱(zhū)秦(qín)尤(yóu)许(xǔ)何(hé)吕(lǚ)施(shī)张(zhāng)孔(kǒng)曹(cáo)严(yán)华(huà)金(jīn)魏(wèi)陶(táo)姜(jiāng)戚(qī)谢(xiè)邹(zōu)喻(yù)柏(bǎi)水(shuǐ)窦(dòu)章(zhāng)云(yún)苏(sū)潘(pān)葛(gě)奚(xī)范(fàn)彭(péng)郎(láng)

  • 《阴符天机经》简体字全文

    约出于唐宋间。《通志艺文略》著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又见于《云笈七籤》卷十五。阴符天机经叙曰:有机而无其人者败,有其人而无其道者败。故《易》曰:即鹿无虞,惟入子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故圣人观其时而用其符,应其机而制其事,故能运生杀于掌内,成功业于天下者也。《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是以圣人保之于灵台,以观机变。卷之则自胜,舒之则胜人,察之则无形,用之则不极。《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而阴符象之矣。故圣人不测之符,陶均天下而元所归怨矣。夫天为地主,道为德君,故圣人奉地而法天,立德而行道,举天道而为经首,明地以奉之。《易》曰:乃顺承天,待时而动。是故圣人将欲施为,必先

  • 《天机经》全文

    《天机经》是从《阴符天机经》全文中甄选二十个字,作为读阴符的字眼。然后以这二十个字为中心,全面诠释《阴符经》主旨。昌:“见之者昌。”身:“万化生乎身。”机:“人心,机也。”藏:“性有巧拙,可以伏藏。”静:“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人:“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安:“动其机,万化安。”神:“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圣:“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命:“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倍:“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物、目:“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蠢然:“迅雷烈风,莫不蠢然。”生:“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胜:“天地

  • 《陰符天機經》繁体字全文

    約出於唐宋間。《通志藝文略》著錄。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清部。又見於《雲笈七籤》卷十五。陰符天機經叙曰:有機而无其人者敗,有其人而无其道者敗。故《易》曰:即鹿无虞,惟入子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故聖人觀其時而用其符,應其機而制其事,故能運生殺於掌內,成功業於天下者也。《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是以聖人保之於靈臺,以觀機變。卷之則自勝,舒之則勝人,察之則无形,用之則不極。《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而陰符象之矣。故聖人不測之符,陶均天下而元所歸怨矣。夫天為地主,道為德君,故聖人奉地而法天,立德而行道,舉天道而為經首,明地以奉之。《易》曰:乃順承天,待時而動。是故聖人將欲施為,必先

大家都看
水浒传 施耐庵 | 经典名著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雍正剑侠图 常杰淼 | 侠义小说 《雍正剑侠图》又称《童林传》,短打评书,由清末民初评书艺人常杰淼于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创作并表演。常杰淼习武嗜酒,性格豪爽,结交绿林豪杰。书中有大量比较真实的武术、江湖绿林道描写;常还惯于引经据典,夹叙夹评,又熟悉老北京民俗与风土人情,能够“武书文说”,把剑侠图说成学问书。“剑侠图”是因为常曾在书中提到“康熙六十一年武英殿御览群侠图”而得名。
老残游记 刘鹗 | 经典名著 《老残游记》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全书随着老残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
镜花缘 李汝珍 | 经典名著 《镜花缘》小说开头写在王母娘娘寿宴时,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并对其立誓,若百花在不应齐放时违令齐放,自愿坠入凡尘,受一世磨难。后心月狐奉玉帝诏下凡,临行时,嫦娥告诉她,当令百花齐放,以显威名。于是,心月狐下界,转世成为武家女儿,后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封才人。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诏百花盛开,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于是玉帝就把百花仙子贬到人间。 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与徐敬业有结拜之交,被革去功名,降为秀才。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兄林之洋出海经商、游历。 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黑齿国、白民国、淑士国、两面国、犬封国等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十二名花仙转世的女子,唐敖不仅次第搭救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更陆续服食跃空草、朱草等仙家异物,有负重、跃高之能,也坚定其出世离尘之念,最后入小蓬莱成仙。 他的女儿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唐入小蓬莱山寻父不返。此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后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长安城外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关,拥立中宗复位,武则天仍被尊为“大圣皇帝”,她又下诏,仍开女科,并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红文宴”。
西游记 吴承恩 | 经典名著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