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冈识略
三冈识略

董含(清) | 笔记杂录

  三冈识略,十卷(附补遗)加《续识略》二卷,共十二卷。以《申报馆丛书》本为底本,校以其它版本。   为作者居乡所著笔记,为编年记事之作,始于顺治元(1644)年,终于康熙三十六(1697),经历五十四年始成书。多载清初时事政治与社会风俗,或志人,或志怪,时寓兴亡之感。   全书内容广博,作者文笔流畅,所记江南奏销案、方于宣伪撰国史、假弘光、松郡大狱、《启祯诗选》、朱光辅起事案等等,亦具史料价值。又琐记明末清初之三吴风俗习尚,灾异人事,亦可为研究地方社会文化史所取资。   董含,字阆石,一字榕城,号苍水,别号赘客、莼乡赘客,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于明天启四(1624)年,卒于康熙三十六(1697)年之后,年七十余。十五岁,补博士弟子员。明亡,年方弱冠,避兵戎马间。顺治十八(1661)年进士,殿试二甲第二名,时年三十六,旋以列名江南奏销案被黜,放归田里。此后时事纷扰,经历三藩之乱等变故,遂绝意仕进,耕读自娱,虽家徒四壁,犹勤于著述。另著有《古乐府》、《闵离草》、《闲居稿》、《北渚草》、《林史》、《山游草》、《盍簪感逝录》、《安蔬堂诗稿》等。   其家世,据其《自述》谓:“始祖本籍河南,元末避乱渡江,卜居五茸,再传而族始大,如幼海忠节公、思白文敏公,名贤辈出。先大父邃初公,万历癸丑(1613)进士,历任左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为御史时,剿寇御敌,勋业烂焉,受明怀宗皇帝宠眷,虚冢宰、总宪二篆,命兼摄之。居官厘奸剔弊,进贤退不肖,公忠伉直,不能委蛇,为忌者所中,乞骸骨归。先考仲隆公,性轩爽,不事生产,喜急人之难,为文颖异绝伦,既屡困场屋,遂弃经生业,与母氏殷太夫人隐居东墅,论者谓可追踪鹿门云。”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〇等。

13.71 万字

甲申朝事小纪
甲申朝事小纪

佚名 | 笔记杂录

  清初笔记。著者不详。因其去时不远,较有史料价值。

1.57 万字

智囊
智囊

冯梦龙(明) | 笔记杂录

  《智囊》又名《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33.11 万字

明季三朝野史
明季三朝野史

顾炎武 | 笔记杂录

  《明季三朝野史》凡四卷,题顾炎武编辑。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原名绛,自署蒋山佣;苏州昆山人。少与里中归庄善,共游复社,有“归奇顾怪”之目。明季南都溃,与吴其沆、归庄共起兵,鲁王授兵部司务。事败,与庄得脱;而母王氏不食卒,遗有后人“勿事二姓”。闽中以职方郎召,因母丧未葬,不果赴。其后周流西北且二十年,既乃定居陕之华阴,竟客死。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书,不胜举。   此书记南明三王事,卷一、卷二为“圣安纪略”,卷三为“思文纪略”,卷四为“永历纪略”,书中间有“炎武按”语。且书中又称“清”曰“虏”,至清季文网渐弛时始行问世;此据光绪三十四年上海石印本排印。

2.62 万字

酌中志
酌中志

刘若愚(明) | 笔记杂录

  酌中志,又名《宫闱秘典》(全名《皇明宫闱秘典》),二十四卷,明末刘若愚著,其中多载魏忠贤当权时的宫廷内幕。   《酌中志》记述由明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作者把自己在宫内多年所耳闻目睹的有关皇帝、后妃及内侍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从及饮食,服饰等等,分类予以记载下来。   作者刘若愚本人是个太监,着眼点自然会与一般文士不同;因此,《酌中志》一书就自然而然地给后人留下了一般著作中看不到的有关晚明时期皇帝、后妃、宫女、太监宫中生活和统治阶级之间各种矛盾斗争的历史资料,颇多参考价值。

13.03 万字

觚不觚录
觚不觚录

王世贞(明) | 笔记杂录

  觚不觚录,一卷,58条。   本书专记明代典章制度,于今昔沿革尤详。自序谓伤觚之不复旧觚,盖感一代风气之升降也。虽多纪世故,颇涉琐屑,而朝野轶闻,往往可资考据。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出任过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等。

1.06 万字

子平真诠
子平真诠

沈孝瞻(清) | 笔记杂录

《子平真诠》是中国传统命理学著作,为清代乾隆进士沈孝瞻先生所著,全书共四十八章,现据考为明代《耕寸集》命理笔记。《子平真诠》是传统子平命理学“前三本”(子平真诠,渊海子平,三命通会)中分量最少,但是理论最为精辟,论述最为恰到好处的著作。

3.15 万字

高坡异纂
高坡异纂

杨仪(明) | 笔记杂录

  《高坡异纂》三卷,49则。多记神仙、道士、方术;同时又记载一些与时政有关之事。《四库全书总目》称“小说之诞妄,未有如斯之甚者也”。   杨仪(1488~约1560),字梦羽,号五川。常熟(今属江苏)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工部主事,转礼部、兵部郎中,官山东副使,后以病辞官归乡,日以读书、著述为事。致力于宋元旧本的收藏,收藏古今典籍极富,藏书楼有“七桧山房”,又别建“万卷楼”,多聚宋元旧本及法书名画、鼎彝古器,江左推为雅博。辑有《骊珠随录》,编有《七桧山房古虞文录》、《垄起杂事》,著有《螭头密语》、《格物通考》、《明良记》、《骊珠随录》、《高坡异纂》、《古虞文录》、《南宫集》等。

2.57 万字

归潜志
归潜志

刘祁(元) | 笔记杂录

  《归潜志》于元朝至大年间由刘祁同乡孙和伯首次刊行,共有十四卷,但流传不多,一般抄本大都只有八卷。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鲍廷博抄得十四卷本,用文瑞楼、抱经堂诸本互校,又略采《宋史》、《中州集》及诸家杂说以疏其异,将本书刻入《知不足斋丛书》中。此本是经过辑佚加工而成。其中鲍氏经过广搜群书,在有关记载之后,分别附录了李之纯的《重修面壁庵记》、赵秉文的《和拟韦苏州诗》、元好问的《外家别业上梁文》和郝经的《辨磨甘露碑诗》,以及刘祁的三篇逸文,即《书证类本草后》、《游西山记》和《游林虑西山记》等。此书末卷还附录了有关此书及作者的重要资料与题跋。

8.55 万字

菽园杂记
菽园杂记

陆容(明) | 笔记杂录

  菽园杂记,清嘉靖十五(1810)年陆仲粲、毛仲良校刻本,十五卷。记叙明初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士风、民俗等朝野遗闻掌故,多可与史籍相参证,故同时之人王鏊评价为“本朝记事之书,当以陆文量为第一。”许多故事颇见文采,对后世的戏曲小说创作影响颇大。   陆容(1436~1494),字文量,号式斋,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化成二(1466)年进士,曾任兵部职方郎中,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另著有《式斋集》。《明史》有传。

10.25 万字

霍渭厓家训
霍渭厓家训

霍韬 | 其他

家之兴由子弟之贤,子弟之贤由乎蒙养。蒙养以正,岂曰保家,亦以作圣。叙蒙规三篇,第十二。

0.23 万字

戒子益恩书
戒子益恩书

郑玄 | 其他

本文选自《后汉书·郑玄传》。益恩是郑玄唯一的儿子,曾举孝廉,就在郑玄写下这篇戒子书后不久,益恩便死于黄巾起义的战乱中。建安元年(196),七十岁的郑玄身染重病,他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给唯一的儿子益恩写了封教子书信。戒子书是古代家训的一种形式,从先秦开始,古代家训文化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到汉代便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家训,如杨贵的《病且终令其子》、司马谈的《命子迁》、樊宏的《戒子》、崔瑗的《敕妻子》等。与其他的戒子书不同,郑玄的戒子书较少赤裸裸的道德说教,雍雍穆穆,隐然含诗礼之气。郑玄以主要篇幅阐述了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和人生志向,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娓娓述说,表达了自己淡薄名利,一心追求学问的坚定志向。

0.22 万字

投辖录
投辖录

王明清(宋) | 笔记杂录

  投辖录,志怪类笔记小说,一卷,49则,南宋王明清撰。王明清另有《挥麈录》《玉照新志》,已著录。   本书是作者早年的著作,其自序作于绍兴己卯,1159年,时年三十三岁。自序称所录为“齐谐志怪”一类“新奇事”,书中内容足以使“坐客愈忻怡忘倦,神跃色扬,不待投辖,自然肯留”,故以之名书。各则末间注所得闻者的出处。所记以北宋间故事为多。如《蓬莱》一则,记真宗引群臣入一小殿,殿后假山中有山洞,其中重楼复阁,俨然仙境。

2.07 万字

侯鲭录
侯鲭录

赵令畤(宋) | 笔记杂录

  侯鲭录,八卷,宋宗室赵令畤著。取汉息乡侯娄护合制五侯鲭的典故,作为书名,以示其为杂俎一类。内容多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实,记叙时人的交往、品评、佚事、趣闻及诗词之作。作者在元祐年间常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故所记诸人轶事、议论,多得之见闻,较为可信。   其中第五卷,对元稹《莺莺传》考辨甚详,并作《商调·蝶恋花》鼓子词12首,以记其事,散语韵文相间,叙事抒情结合,有说有唱,对后来诸宫调《西厢记》和杂剧《西厢记》都有影响。故此书为研究宋元说唱文学和戏剧文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4.44 万字

龙川别志
龙川别志

苏辙(宋) | 笔记杂录

  《龙川别志》二卷。记述了当时社会、政治、人物、风物等许多掌故和轶闻。由于所记皆为作者亲身经历或亲闻于前辈时贤之事,所载又为朝廷重大斗争,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因上书言事忤逆哲宗,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遂定居颍川。政和二年(1112年)卒,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著有《栾城集》等。

1.73 万字

龙川略志
龙川略志

苏辙(宋) | 笔记杂录

  龙川略志,十卷。此书是苏辙于哲宗元符二年(1099)谪居循州龙川时所写的笔记,故名。作者目的在于记录经历见闻,所述皆求足以征信,不事虚构,因而故事性均不强。而叙事条理明晰,文字精炼。由于所记皆为作者亲身经历或亲闻于前辈时贤之事,所载又为朝廷重大斗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因上书言事忤逆哲宗,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遂定居颍川。政和二年(1112年)卒,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著有《栾城集》等。

2.53 万字

桯史
桯史

岳珂(宋) | 笔记杂录

  桯史,15卷,140条。分别记叙两宋人物、政事、旧闻等,其中南宋部分,系作者亲身见闻,尤为可信。有一定史料价值,为历代史家所重视。   《桯史》是记载两宋时代朝野见闻的一部史料随笔。该书以“公是公非”为写作目的,通过许多目击耳闻的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愤怒地揭露了两宋政治的腐败黑暗,南宋统治集团中投降派祸国殃民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诤臣战将、布衣义士的抗金热忱和凛凛气节,辞严义正,爱憎分明。同时,该书也保留了许多文学史料。

8.39 万字

东汉演义
东汉演义

清远道人 | 讲史演义

  东汉演义,8卷32回,清同治善成堂本,题“珊城清远道人重编”。   此书是清代珊城清远道人根据明代谢诏《东汉演义传》重编。《东汉演义传》故事多取自民间传说,谢诏编时又加许多想象,故与史实相差甚远,叙述也过于简略。清远道人深感《西汉演义传》、《东汉演义传》虚实之差,遂本史鉴之法重编了《东汉演义》。清远道人之重编本,较符合历史,但不足之处是缺乏演义的想象力和文学性,文字大量截取自正史。自清远道人重编后,嘉庆同文堂本、同治善成堂本《东西汉演义》,均是将甄伟《西汉演义》与清远道人重编《东汉演义》合刊在一起。   本书主要讲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汉太子刘秀率领三十六员云台大将兴兵讨莽,攻关斩将,恢复汉室天下的故事。西汉王朝末年,皇帝年幼,外戚干政,安汉公王莽独揽大权。后又害死汉平帝刘衎篡位称帝,使民心动荡不安,各诸侯混战,一时天下大乱……

15.69 万字

默记
默记

王铚(宋) | 笔记杂录

  《默记》三卷。主要记载北宋时期朝野遗闻,其中“语怪”之处甚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涉于语怪,颇近小说家言”。其中采录了一些民间传说,如《晏元献说玉骷髅》、《李后主宠姬》、《徐铉见李煜》、《王祚问寿》。   王铚,字性之,汝阴(今安徽阜阳)人。绍兴初,官迪功郎,权枢密院编修官,因纂集《祖宗兵制》,受到高宗赵构的赏识,诏改京官、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晚年,受秦桧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有《补侍儿小名录》、《四六话》、《雪溪集》等。陆游《老学庵笔记》云:“王性之记问该洽,尤长于国朝故事,莫不能记,对客指画诵说,动数百千言。”

2.79 万字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熊大木(明) | 讲史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武穆精忠传》、《宋精忠传》、《岳武穆王精忠传》、《岳鄂武穆王精忠传》、《精忠传》,明代小说,七十五回,题熊大木撰。   从宋徽宗禅让皇位至钦宗,徽、钦二帝被俘开始,叙述高宗继位,天下兵马勤王,李纲、宗泽、张浚、韩世忠、岳飞、刘锜、吴玠等辅佐宋高宗“中兴”的宋室的故事。其中又着重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卒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熊大木(约1506~1578年),号钟谷、鳌峰后人,福建省建阳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演义小说的编著者与刊行者,也是英雄传奇较早的作者。

22.50 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