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 经部 | 已完结 26.07 万字 | 0推荐 | 3481点击
《论衡》,是中国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重要著作。全书共计十三卷,八十五篇,佚亡一篇。主要阐述了作者无神论的思想观点,对当时社会上谶纬盛行,社会上层和民间流行各种神秘主义进行了批判。 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 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 而其集大成者的是《白虎通义》。王充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 现存《论衡》有 85 篇,与《后汉书·王充传》的说法吻合。 但王充在《自纪篇》中却说“吾书百篇”,“吾书亦才出百”,可能《论衡》 原有百篇以上,到范晔写《后汉书》时仅可见到 85 篇了。因为《论衡》一书被认为是“诋訾孔子”,“厚辱其先”,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统治阶级的冷遇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最近更新 自纪篇第八十五 | 2021-11-29 10:5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