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
彷徨

鲁迅 | 人情世态

  本书收作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十五版次。   当时《新青年》内部产生分化,有很多战友中途变节,鲁迅先生的处境是“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自己也承认《彷徨》中的小说“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但他仍真诚地看取“人生”,摒弃了传统文学中的“瞒”和“骗”,深入大胆地表现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尤其是他敏锐地感悟到了文化启蒙者与国民之间无法沟通的新的历史悲剧以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参与者未能走出历史怪圈的自身悲哀……

8.21 万字

双凤奇缘
双凤奇缘

雪樵主人 | 人情世态

《双凤奇缘》(又名《昭君传》)写王昭君及其妹赛昭君和番事。 王昭君应梦入逸为元帝妃,因毛延寿恨而妒之,陷入冷宫,以及番王指名索取美人等情节,与戏曲基本相同。而王昭君计杀毛延寿后自杀,其妹赛昭君继为元帝妃并出兵征番得胜等情节,则与戏曲不尽相同。书中杂入了苏武、李陵、李广等事,使作品的民族意识增浓,而兵革战阵、妖法仙术又流于荒诞。作者吸取了戏曲中的一些抒情的情节,因之一些离恨别思细节,写得情感动人。

16.99 万字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

西周生 | 人情世态

《醒世姻缘传》,又名《恶姻缘》,清初长篇小说,共一百回,作者署名西周生,一说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作品,又一说是丁耀亢著。 关于《醒世姻缘传》作者,清人杨复吉《梦阑琐笔》说:“鲍以文(鲍廷博)云:留仙(蒲松龄)尚有《醒世姻缘》小说,盖实有所指。”,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也写道“《醒世姻缘》,清蒲松龄撰”。《醒世姻缘传》的人物情节,与《聊斋志异》的《江城》悍妇故事颇为类似,胡适曾写《蒲松龄的生年考》以及《醒世姻缘传考证》,从地理、灾样、人物三项考证出作者即蒲松龄。但近来许多研究者如金性尧、王守义、曹大为对此持反对意见。曹大为提出张元在〈柳泉蒲先生墓志〉及墓表的碑文上明白刻有蒲松龄的全部著作目录,但未提到《醒世姻缘传》,并通过各刻本避讳情况考证,认为全书在崇祯十七年以前已大致完成。台湾学者王素存则提出是丁耀亢的作品。徐复岭考证此书作者西周生即为贾凫西。

76.89 万字

无声戏
无声戏

李渔 | 人情世态

  无声戏,李渔短篇白话小说集,十二回,每回一个故事。顺治年间写刻本,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原题“觉世稗官编次,睡乡祭酒批评”,首有伪斋主人序。觉世稗官即李渔,睡乡祭酒为杜濬,伪斋主人为张缙彦。《无声戏》之名,取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故事多为作者见闻,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别具匠心,广泛反映了明末社会的情况。   《无声戏》有初集、二集之分,约作于顺治十三年(1656)前后。初集收小说十二篇,二集已佚。出版后很受欢迎,李渔友人杜濬加以筛选,编成《无声戏合集》,又称《无声戏合选》,共收作品十二篇,其中七篇选自《无声戏初集》,另五篇当出自《无声戏二集》,并将回目由原来的单句改为对偶的双句。后因张缙彦案而受牵连,《无声戏》被封杀。李渔随即将《无声戏合集》改名为《连城璧》,并将《无声戏初集》中剩下的五篇加上新作的一篇作品合为《连城璧外编》,与《连城璧》合称为《连城璧全集》。

13.30 万字

金陵秋
金陵秋

林纾 | 人情世态

《金陵秋》是由林纾所写的章回体小说,以作者同乡辛亥革命将领林述庆军中日记的真实经历为背景,以虚构人物女学生胡秋光为纬,记叙、描写了辛亥至民国元年间社会的鼎沸纷扰状况。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东南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起义,未及一月,上海与苏州,杭州等江浙名城次第光复.惟有东南重镇南京在张勋清廷死党的把持下,击败了当地新军第九镇官兵的起义,成为清王朝在东南剩下的最后一座顽固堡垒.在同盟会的策动与组织下,江苏,浙江,上海各光复地区的革命军联合组成"江浙联军",推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为总司令,于11月底向南京发动联合猛攻:夜袭乌龙山,猛攻雨花台,血战天堡城,炮轰富贵山…….经过七天七夜的浴血撕杀,终于在12月2日攻克南京,谱写了辛亥革命史上辉煌的一章.

4.42 万字

八洞天
八洞天

笔炼阁主人 | 人情世态

《八洞天》存清初原刊本,是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全称《笔炼阁编述八洞天》。题“笔炼阁编述”,自序后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疑其为徐述夔。成书于清初。 每卷写一故事,共八个短篇,多述父子、夫妇、妻妾、嫡庶、兄弟、朋友、主仆之间的家庭与社会生活,以暴露社会黑暗,反映世态炎凉,抨击贪鄙和势利;表现家庭内部的矛盾和争夺。作品虽对封建社会的某些方面有所揭露和批判,但目的是从封建道德出发,惩恶劝善,因此作品中说教颇多,观点不免陈腐。各卷所写人物二三十不等,全书共写二百个人物,形象较生动者有十余人。 首序,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疑作者即《五色石》小说作者。《五色石》首序末题“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另有小说《快士传》,题“五色石主人新编”。

11.98 万字

玉楼春
玉楼春

龙邱白云道人 | 人情世态

《玉楼春》是清代龙邱白云道人编辑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觉世姻缘玉楼春》。十二回,一作四卷二十四回。成书于清初。

8.58 万字

石点头
石点头

天然痴叟 | 人情世态

《石点头》又名《醒世第二奇书》《五续今古奇观》《鸳鸯谱》,是明代天然痴叟著小说集。成书于明崇祯年间。 [1] 该小说题材的来源,多摭抬旧闻,改编历史故事。主旨多在宣扬忠孝节义、封建伦理道德。如《王本立天涯求父》,写孝子王本立历经艰险,漂泊12年,立志寻父,终于感动鬼神,使其父子团圆。《江都市孝妇屠身》写宗二娘卖肉屠身,以使丈夫能归养婆婆等。其中也有少数故事内容较好,如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叙贪官吾爱陶贪鄙凶残、鱼肉乡里事,反映了官场的黑暗,有一定暴露意义。

20.24 万字

情变
情变

吴趼人 | 人情世态

  清代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书局)//《情变》系吴沃尧之绝笔。描写一对旧时代的小儿女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性与礼教的深刻冲突。

6.66 万字

连城璧
连城璧

李渔 | 人情世态

《连城璧》又名《无声戏》,为清代文学大家李渔所撰,是清代屡遭禁毁的小说之一。 该小说全集12集外编6卷。全集演一个故事,外编另演一故事。整体上有主要描写市井人情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在劝善惩恶,有较强的市民情感人倾向。语言、情节和人物都有声有色,在描写男女爱情上尤为细微宛转,颇具传奇神采。

17.71 万字

黄绣球
黄绣球

汤颐琐 | 人情世态

版本:   光绪卅一(1905)年三月起,连载于《新小说》第十五至第廿四号。光绪卅三年新小说社出版单行本。三十回。 作者:   题“颐琐述,二我评”。 内容:   叙述立志将地球锦绣一新的黄绣球,领导自由村独立自治的故事。本书情节反映出外来因素是如何冲击因循苟且、丧失文明创新精神的晚清社会。

14.88 万字

一枕奇
一枕奇

华阳散人 | 人情世态

版本:   广东坊刋本。二卷八回。 作者:   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评”。 内容:   本书为另一明代短篇小说集《鸳鸯针》之前二卷,四回一故事。前四回叙述徐鹏子几经波折高中秀才的故事;后四回叙述时大来得强盗义助高中为官的故事。

5.53 万字

世无匹
世无匹

娥川主人 | 人情世态

世无匹(又名《世无匹奇传》丶《生花梦二集》)。清康熙年间本衙藏板本。四卷十六回。 敍述干白虹侠肝义胆、陈与权恩将仇报的故事。情节曲折,文笔流畅,虽为《生花梦》二集,但内容互异。

9.48 万字

十二楼
十二楼

李渔 | 人情世态

《十二楼》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著章回体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觉世明言》,成书于清初。 《十二楼》共十二卷,分为:合影楼、夺锦楼、三与楼、夏宜楼、归正楼、萃雅楼、拂云楼、十卺楼、鹤归楼、奉先楼、生我楼、闻过楼,每卷各有一情节独立的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展开也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每卷回数不一,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节曲折,语言也较生动。其中虽有告诫世人之意,也不过是要人们遵守封建礼教而已,其现实意义不强。

15.49 万字

林兰香
林兰香

合著书籍 | 人情世态

全书描写的是明代世家巨族耿家百余年盛衰荣枯的经历,既有兴旺时的富丽繁华,也有没落时的悲惨凄凉。此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贾府由极盛而极衰的过程,与《林兰香》可谓一脉相承。 小说成功地描绘了一大批市井人物,其中有侠客高士、僮仆侍婢、倡伎优伶、恶霸奸商、妖人流氓等,可以说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全书人物达三百二十人之多。几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如燕梦卿的逆来顺受、耿朗的卑劣、任香儿的嫉妒和任自立的贪婪等。作品重视细节描写,语言简洁流畅,对话生动,且多能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不乏精工妙笔之处。特别是小说的结尾,燕梦卿的遗物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脱尽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结局的案日而别具一格,颇具匠心。 小说中的女性,大多知书明理,才华出众 、灵心慧性、善良可爱,而男主人公耿朗却是个才智平平、贪恋酒色的庸人。作者对这些女性充满了敬意、爱慕,同时又对她们的不幸命运寄予了最深切的同情。燕梦卿是作者全力塑造的一个悲剧形象,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完美女性的毁灭,揭示出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的生存状况和不可避免的悲剧。 《林兰香》中所写朝政大事约有两种情况:一类为明代史实,如土木堡之变、曹吉祥叛乱等;一类为作者杜撰,如开端的江南科考舞弊案、中间的征岛寇事,结尾的甘凉之乱等。后一类虽非有意影射,却都看得出清初朝政的影子。 小说从始至末,一直笼罩着一种人生始梦的幻灭感。开卷写道:“天地逆旅,光阴过客,后之视今,今之视昔,不过梨园,一弹词,一梦幻而已”。作者对历史、对人生的之种虚无幻灭的慨叹,与《红楼梦》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何其相似。

18.61 万字